top of page

在新時代保持升級,成為更優秀的人


你有「學習焦慮」嗎?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它在迅速地加深。

我們上學時代也有學習焦慮,無非是害怕今次考試沒有把握,將來大學未能入取。是低級的焦慮。

但是社會發展到了今天,這個焦慮已經深化到很深的程度了。

人類的知識焦慮從何而來。

環境越複雜,大家就越焦慮。

舉一個例子,過去農耕時代,一個農民可能不識字,不要緊,好好地種地,一樣可以溫飽。但是今天一個文盲在大城市,連車都無法坐,進了超級市場,有錢都不會買東西。

如果一個人對信息的感知能力下降,這個人原來的生存方式是無法維持的。例如香港的很多人,他們有錢也有社會地位,也有社會閱歷,為什麼經常被騙呢?就是因為對新出現的那些歪門邪道、新技術和新的協作方式,他們沒有認知。

我們這一代人活到100歲稀松平常,因為醫療技術在飛速的進步。但如果我們的身體仍然健在,頭腦萎縮了,我們收集信息的能力下降了,也許我們的老境會非常的淒慘。

因為即使你年輕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你也沒有能力在極其複雜的環境當中保衛這筆財富。

有一次,我和一位科技園的互聯網專家講起,「抖音」每日活躍用戶1.5億超騰訊「快手」的話題,他突然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大的App,用戶多,流量大,但是他居然一點都不知道。這件事情不是給了他一個知識,而是給了他一個恐慌。因為他也算是互聯網圈子裡面的創業者,好歹也算是專門收集信息的人,這個龐然大物他居然不知道,是不是代表著他的信息能力已經下降了?他在這個行業就快出局了?所以,這種恐慌是這個時代真實的知識焦慮。

現在是一個體驗消費的時代,是一個用各種各樣的體驗去說服人,你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你所有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害。

有些人並不需要自己出身很好,靠自己的認知升級就能夠突破階層固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寫《哈利波特》的女作家 J. K. Rowling,一個單親媽媽,日日為了給孩子講故事在咖啡店裡寫作,結果是:英國首富。

所以現在知識的意義,已經不是說你能換得一份工作。知識的爆發性的價值有可能是改變這一代的一生,最終幫助你完成階層穿越。所以,我們這代人的知識焦慮非常大,更何況現在面對著知識爆炸。

在書店的感覺很爽,古往今來的思想家都在那兒爭先恐後地爭取得到你的寵愛,帶我返屋企吧。但是每次出書店我的心情都很沮喪,那麼多書,那麼多知識,我就是窮其一生,也只能看到一個皮毛,更何況還有互聯網上的海量知識。所以你說是不是很令人沮喪?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知識焦慮。

失靈的知識解決方案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還遇到了更加嚴峻的情況,過去你講自己有知識焦慮很好處理,社會已經給你準備了成熟的解決方案,說明白了就是讀書加上課,只要你勤於用功,肯於花錢,你的焦慮是能解決的。

但是今天,這一些解決方案本身就在出問題,為甚麼?因為社會的一些基本因素正在發生重大變動。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例如:

第一,人的時間在碎片化。 現在我們做什麼時都有強逼症,要去推手機,上Facebook,IG,check WeChat,看蘋果頭條。當然,這不能賴WeChat,這是我們的社會協作關係極度複雜化的結果,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同步運行,分頭照料,所以我們拿不出整塊時間了。可是讀書上學這種事是要花整塊時間的,一本書20萬字,怎麼也要讀三四日,上學要幾年,最短的短訓班也要好幾日,你越來越花不起這個時間。

第二,學習在終身化。 過去有一個詞叫「學業有成」,大學畢業基本上算學業有成了,留學回來我們叫浸過鹹水。但是今天有學成這件事情嗎?新的知識像海浪一般的湧來,你一世都要奮力前行,永遠成不了。但是20多歲你就大學畢業了,整個社會沒有為終身學習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啊,如何是好呢?

第三點,現在的學習在跨界化。 這件事情要是幾百年前,一點也不新鮮,那個時候的學者覺得自己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因為那個時候的知識總量少。可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知識大爆炸,知識的負擔太沈重。怎麼辦呢?這前後200年來,我們找到了方法,叫分科治學,我們從中學的時候就文理分科,你學物理,我學化學,將來越分越細,分擔人類的知識總量,每一個人有一個知識的金字塔,你去向上爬,這世你爬一個塔就可以了。

但今天,所有善於學習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真正的創新的空間,真正學習效率能夠體現的方式,恰恰是在原來那些金字塔的中游地帶。

現在對待知識的態度不能用農耕民族的態度了,一塊地,在上面一天到晚地耕種,而是要用遊牧民族的態度。

哪裡水草豐美,就要向哪裡遷徙,一世都不能停。

另一個是「 二八法則 」——用20%的時間去瞭解一個領域80%的知識,然後馬上丟棄,迅速地轉場進入下一個領域。

只用20%的時間搞清楚80%,你可能會講,這是不是不求甚解嗎?

這個時代的甚解,也就是最精彩的知識創新,恰恰產生在多個領域的中間地帶,這是一個知識大融通的時代。不信你看身邊的那些猛人,誰現在做的工作還是他大學本科畢業的那個專業,他都說不清自己現在是什麼專業,反正一身雜貨,對很多領域的知識都有強烈的興趣,這樣的人才叫達人。

但是我們的社會沒有為這樣的人準備好的知識服務系統,因為我們的知識仍然是分科治學,在某個領域越專精的人往往越同外行沒有辦法對話和溝通。

例如講,你想我能不能分別用10個小時的時間將「人脈學」、「經濟學」、「商學」、「心理學」、「管理學」系統地大概學一下呢?所以,「達人圈子」就想往這個方向努力,那麼多人需要,我看能不能提供一個解決的平台。

我們這一代人如何學習? 在這個時代,在這個碎片化、終身化、跨界化學習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

給大家六個建議,六個Keyword

「達人」 第一個Keyword是達人。 這牽扯到對知識的理解,我們過去往往以為閱讀就約等於學習,其實不是,閱讀是向書學,但是我的體會是向人學效率更高。 知識是什麼?知識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信息網絡,它真實的存在場景是達人的大腦裡面,翻江倒海不斷在迭代。 那為什麼過去我們認為讀書就是學習呢?沒有辦法,人類在那個時代是印刷文化時代,想保存和傳遞知識,書本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學習工具。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機會重新回到達人這個學習對象,如果能夠親身接觸,那自然就更好。 就像我自己,我總有一些我佩服的讀書人,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問他們,最近在讀什麼書?有什麼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薦?關於這個大家都在討論的問題你有什麼意見?經常問這些達人。為什麼? 因為這樣學習的效率更高。達人就是知識的載體,知識已經被他們像買餸一樣買回來洗乾淨切好,已經搭配和融合好,向他們學,當然更省時間。 所以,我們這代人學習首要的條件,就是盡可能和達人在一起,尤其是在平時的社會協作當中,一定要營造這種學習環境。 模仿高手速度最快,你一定有這個感受:有很多你感到困惑的東西,你一聽就拍大髀,原來有秘訣,原來如此。有話「山窮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后悔已經浪費了這麼多時間獨自困惑。其實你遇到的問題,早就有解,你只需要等一等,看看別人怎樣做?摸仿一下高手就能解決你的困惑。 所以,複製和模仿是快速學習的捷徑。 和達人在一起,這是最好的減輕知識的總體負擔的方案。

「圈子」 第二個Keyword是圈子,就是在學習型圈子中不斷成長。 聯機令你學得更快、視野更廣、思考更全面。 聯機帶來知識跨界,帶來多維思考,能力升級,聯機能帶來大量跨界的知識,引發很多可能性。人脈圈的重大作用,就是大家用知識互聯,用共享代替零和遊戲。共贏代替你輸我贏。 為什麼智人這個物種成為了整個星球的統治者?我們都知道,作為一種動物,我們並不算強大。黑猩猩隨時可以把我們撕扯碎片,翻個牆遇到個老虎我們也跑不掉,那麼,我們這種單個弱雞的小動物,卻可以統治整個星球呢?核心原因是:人類發展出了大規模的協作能力,是我們統治整個星球的關鍵。當其他動物最多以幾十個、幾百個的群體數量組成起來的時候,人類卻有辦法讓幾千人、幾萬人組織起來,這種強大的團體力量,使我們成為了這個星球的主宰。-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它因為互相協助而偉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互相關聯。在工作中,若能提升團隊凝聚力,為共同願景而努力,那將是很大的優勢。假設你是團隊領導者,促進團隊合作有許多方法。可以從重視並鼓勵每個成員開始做起。團隊凝聚力得到提升,團隊業績必定不斷刷新。-團隊,是最高效的運作方式,因為在人類的基因內,就蘊藏著「團隊精神」的原始特性。

「概念」 第三個Keyword為概念,就是通過不斷地蒐集新概念來高效地學習。 任何知識的碎片隨便抓進來都能夠安放到概念上,為什麼有這個原理? 因為我們人類是一個超級模式化的動物,世界本身非常複雜,它怎麼能變成知識呢?就是沈澱為一個一個的概念。 因為知識太多了,你學進來往哪裡放呢?如果攤成一地,那都是邋遢東西。什麼叫邋遢啊?它不是說這個東西天然就邋遢,是放錯位置才邋遢,飯放在飯盒裡,那是乾淨的,在衣服上,它就是邋遢。 那怎麼樣令知識顯得不邋遢?就是一定要有這個概念作為基礎框架,所以在瞭解一門新學科的時候,先去瞭解概念就變得特別重要。掌握知識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

「整合」 第四個Keyword,叫整合,用大腦將它們整合起來。 很多人都在感慨,說自己讀了這麼多書,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樣從我大腦飄過,讀完之後,什麼也沒有記住,如何是好? 你缺的就是這兩個字——整合。 還是回到剛才講的,知識是自己的事,是從自己的內心向外界盛開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內而外長大。外在的知識從你眼前飄過,那不是你的,你必須整合才是你的。如何整合? 很簡單,表達一次。 例如,現在學知識,然後在Facebook發表或向朋友表達出來,然後它就是你的。你可能會講你沒有表達能力,沒有問題,表達分很多種層次,例如寫一個讀書筆記,它就是表達。 你說太辛苦,沒有問題,讀書筆記可能就是一句,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習慣。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收藏,但這個收藏沒有用,過了幾日,你全部忘記,你連收藏過它你都忘記。這個時候應該做什麼?就寫一句。看完之後說,這個知識我覺得什麼地方很有趣,這就整合,這就叫讀書筆記,這就和你原來的知識體系綑綁在一起了。這個知識即使將來你全部忘記了,沒有問題,你知道哪兒有,將來可以去查。 所以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什麼是教育?就是將在學校裡學到的所有東西全部忘記了之後留下來的東西才叫教育。這就是我講的「整合」,那才是你自己的東西。 現在資訊和互聯網這麼發達,什麼東西都可以去Google,但是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這才是你自己的知識。

「碎片」 第五個Keyword,是碎片。 我不是說系統化學習不好,而是它不現實。 前面我們講,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在被劇烈的碎片化,我們每個人的一大堆碎片時間怎麼辦?不用於學習,難道用於打機才對嗎? 所以,碎片化時間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練成一個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實實在在的知識,我們必須這樣做。 站在真實的學習場景和站在學習者這一頭來看,碎片化學習沒有那麼壞了,我給大家一些理由。 如果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比如說你去讀一本書,學一個學期的課,最終留下來的是什麼?那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嗎?幾個動人的場景,幾個金句,幾個精辟的結論。 上個世紀,營銷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消費者他並不需要一台鑽孔機,他只是需要牆上有幾個孔。如果學習的結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學習有什麼問題。 美國的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我一生的知識積累的來源就是這樣的,我在查找一方面資料的同時,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資料,這就是我的學習。你看,這不就是碎片化的學習。 舉一個例子,一個中年人有一天突然願心大發,說我要學習電腦編程,原來一點基礎也沒有。這當然很好了,於是買來大量的書,從入門到精通。學完之後就困惑了,我怎麼還是編不出一個程序呢?對呀,你怎麼能用應對考試的那種學習方式呢?真正應該怎麼學習?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個目標,例如編一個微博程序,就動手做啦。遇到問題,再去Google,查書,書上查不到就去問人,這裡學一點方法,那兒一點竅門,一點一點地往前拱。要是還拱不下去怎麼辦?到網上下載一些成熟的模塊,往自己的體系上去拼,然後一點一點去調試,然後你就學會了編程,你就是碎片化的學習。

「目標」 第六個Keyword就重要了,這一點叫目標。如果這一點通了,前面四點你才能融會貫通。 我現在觀察人間就有兩種人: 第一種人他的世界里是三個詞,叫立場、感受和意見; 第二種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個詞,叫目標、方法和行動。 實踐,其實就為完成一件事,將我們的思維方式從第一種,就是立場、感受和意見切換到第二種,就是目標、方法和行動。為什麼? 這也跟學習有關。因為立場、意見和感受,各種各樣的知識和價值觀在我們腦子裡開始都是矛盾的,我不知道哪個對哪個錯,一會兒覺得這個對,一會兒覺得那個對。為什麼? 知識在腦子裡是散黃的雞蛋,在那兒晃來晃去。可是一旦切換到第二種人生,只有目標、方法和行動的時候,一切就被整合起來了,這就是我們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

王陽明提出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說想到就要做到,那個理解層次太低了,而是按照行動的方式去思考。 想法這東西在你腦子裡,很多相反的東西都能並存。例如,應不應該對母親好?當然應該。應不應該對老婆好?當然應該。 這就是兩個意見,那這兩個意見到什麼時候才能變成行動呢?就是面對選擇的時候。 香港人最典型的那個場景: 當你阿媽和你老婆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在那個具體的選擇場景沒有出現之前,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你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行動是逼著令自己的想法、意見和知識最終變成你自己的唯一方法。 不計任何成敗利鈍進行研究,那是學者的事情,而我們都不是學者,我們只是這個世界上的普通人。 作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們洞悉事物的全貌才動手,也不可能等我們找尋到最優方案才執行。 我們就像是在一個漆黑沙灘上埋伏的士兵,偶爾有個照明彈划過,照亮海灘一角就要立即射擊。手裡有槍用槍,有彈弓用彈弓,什麼都沒有的話,就丟石頭吧。 立定目標,然後隨時摳動扳機,這就是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

總結一下 我們這一代人有知識焦慮,沒有辦法,知識總量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沈重,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怎麼辦? 原來傳統的解決方案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完全適用,所以提出六個Keyword。

達人:跟住達人學,而不是跟著書本學,先降低我們的知識負擔,它幫助我們篩選和歸納;

圈子:聯機令你學得更快、視野更廣、思考更全面,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它因為互相協助而偉大;

概念:通過掌握一個一個的新概念,搭建起我們的知識框架,再進來新的信息,我們知道將它放在哪兒;

整合:信息來來往往,我們無法都記得住,只有我們通過表達一次,無論是向朋友轉述,還是寫一則極其簡短的讀書筆記,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識樹當中將它整合起來,即使這些信息將來我們都忘記了,我們也知道到哪裡去找到它;

碎片:這是我們提升學習效率,在這個時代幾乎唯一的法門。

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不斷往前拱,我們才能將知識落實為我們行動的成果。



筆者Inno Man 達人圈子創舉人《職場革命 區塊達人的崛起》作者

經筆者同意轉載自達人圈子網站


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