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Inno Man 創新達人 - 達人圈子

真正理解性格,釋放個人潛力



理解「船錨模型」,釋放個人潛力

1. 船錨模型: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一艘停留在海上的船。 船錨就是我們的基因和氣質。一旦錨定,不會移動。性格是鏈條,鏈接船和錨 。

2. 基因和氣質決定了你行動的原點,性格決定了你行動的範圍,刻意練習決定你的能力水準。

在生活中,我經常會聽到很多關於性格的說法:

「我天生內向!所以我一到公眾場合就會非常怕醜,經常說不出話來,所以害怕演講。」

「我兩人很難相處!不是因為有其它原因,就是性格不合!」

「不好意思遲到了,我們白羊座就是比較隨意。」

在這些人身上,性格好像真的決定了他們的能力和做事的方式。但我們也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情況:

許多偉大的演講家比如丘吉爾、林肯,都是內向者。

好的關係都是反復磨出來的,沒有所謂的性格不合。

守時是一種習慣,而習慣是後天養成的。

到底性格多大程度決定我們的能力和成功?遲些會分析。

我要幫你區分一些容易跟「性格」混淆的概念,其次給你介紹一個「船錨模型」幫你正確理解性格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學地塑造自己的性格。最後,我想講,甚麼是真正的性格決定因素。

首先,講講經常混淆的一些詞:

當普通人在說性格的時候,其實他們在說一堆混淆的概念。這些詞真正的區別: 氣質、性格、行為習慣。

區分氣質、性格、行為習慣

1. 氣質是最底層的:一個人行為心理中間穩定的、和先天相關的那些部分。氣質往往和遺傳有關,比如抑鬱、神經質、樂觀都有明顯的遺傳因素。

2. 性格是「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中的相對獨特而穩定的心理特徵」。性格來源於氣質和後天社會文化和教育。雖沒有氣質那樣穩定,但是比行為穩定。重大的人生經歷和社會事件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比如說經歷過生死,性格一下子就開朗起來;或者腦部受創傷的人性情大變,但是性格大部分是獨特又穩定的。

3. 行為是一個人的行動,習慣是自動化的行動。

有一些自動化的行為。例如有人一開會,腿就一直震,這就是習慣;有人習慣於說話快、有人習慣於關注人多過關注事,這就是行為風格。其實我們經常說的技能,也是自動化了的行動。例如別人是一開會震腿,你是一聽音樂就有規律地搖擺加扭腰,這就是舞蹈的技能。

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一艘停留在海上的船。 船錨就是我們的基因和氣質。一旦錨定,不會移動。性格是鏈條,鏈接船和錨 。性格和氣質都在水下,我們能看到的只有船的移動,這就是可觀察的行為習慣。大海的洋流,則是不同情境。

行為傾向性和可塑性

如果行為和氣質相近,這時鏈條就比較放鬆,性格自然舒展。你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修船上,也就是改善行為上。如果行為和氣質差得遠,鏈條就崩得很緊,你要花精力在控制鏈條上,產生內耗。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套天生的、自然而然的行動方式,這種狀態下,效率最高。這就是行為傾向。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做性格以外的事情呢?因為海上的高價值區,有時候不一定在你的舒適範圍內,這時候就不得不繃緊鏈條去那些領域工作。這時,對性格的張力的控制就很重要。時間一長,鏈條會變長,性格也就有所改變,這就是性格的另一個特性——可塑性。不過也不是無限度的可塑。如果行為實在離原有的氣質和基因太遠,搞不好就翻船或者斷鍊,即精神崩潰、行為失調了。

所以,基因和氣質決定了你行動的原點,性格決定了你行動的範圍,刻意練習決定你的能力水準。

行為和性格不一定有關係

船往哪裡走,是洋流、船錨、鏈條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你在海上看一隻船,想猜測他的海底船錨和鏈條在哪,你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洋流之下觀察,才能隱約猜出船錨的中心。

同樣的道理,一個行為背後,有氣質、性格、情境的共同作用,是個非常複雜的結果。如果真的要測量一個人的性格,需要綜合很多情境下的非刻意行為規律。所以所有那些「因為你……,所以你就是……樣的人」的人的判斷方法,都是偽科學。

性格到底決定了什麼?

今天商業社會中大部分技能,都是人類在近300年發展出來的,沒有誰有太多基因優勢。性格並不是主要限制因素,刻意練習才是。只要認真學習都能60分,努力則能有80分,只有到80-95分才需要性格的配合。

人總是對於「自我」保護得很好,做得好的,總覺得是後天努力;做不好的,往往就推給性格、星座、八字。

性格決定什麼呢?性格決定的是能力練習的路徑。內向者也許傾向於提前準備,反復獨自打磨;外向者喜歡邊講邊改善,共同討論。同樣是銷售,而小額銷售則主要靠激情,需要外向熱烈,一下子成交。百萬、千萬級的大型機械銷售往往都是內向的,因為對於這種重要決策,往往需要大量思考、技術知識以及感覺銷售的人要靠譜,內向人正好合適。

如果下次,你身邊有人講,因為內向所以不善於演講,你可以告訴他,你不是內向,你是怕醜;你不是怕醜,你只是缺乏練習;你不是缺乏練習,只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的練習方式和推動自己的動力。

今天我們講到了船錨模型,氣質、性格、行為、能力的關係;大部分技能,都可以練到80分,不要把缺能力歸咎於性格不合。你要找到的是最適合自己性格的修煉方式。

思考題

先分享一個我身邊的案例:

有一位朋友,長得其貌不揚,有思考者氣質、對人不敏感。他性格內向,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 ,當眾即興發言對他來說更是如臨大敵。有一次公司會議,老闆想他說說自己的看法,他差點就崩潰了。

但他希望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他需要在業內發出自己的聲音。他開始練習表達,學習相關的書和課、打磨自己的演講稿、操練大量的工具範本。每次發言他都錄下來自己回去研究。幾個月以後,他的演講技能已經很不錯,在公眾場所發言已經從容不迫,還組織了一些內部的分享會。」

另外,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原來丘吉爾性格很內向……」的有趣例子?

喜歡思考和獨處是氣質;內向、不喜歡熱鬧,不喜歡即興發言是性格;學習和打磨演講稿是行為,而演講水準是能力的體現。如果你準備成為頂級演講家,性格根本不是你的限制,練習的程度才是。



筆者Inno Man 達人圈子創舉人《職場革命 區塊達人的崛起》作者

經筆者同意轉載自達人圈子網站


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