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失落與不滿足


既然說道了難受這個詞,我們就再將這種感受細緻地說說。滿足就愉快,沒有被滿足就失落。如果本來在一個滿足狀態,突然被剝奪了,這也是失落。

我們用了一堆詞來形容失落的感覺。比如:煩躁、痛苦、厭倦、悲傷、茫然、鬱悶等等。但是本質上,這些失落的感覺,都是某一個情緒沒有被滿足。

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

做產品,是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通過產品來服務人,本質就是用戶是否通過你的服務得到了滿足。滿足是度量產品好壞的刻度,你可以度量一個產品到位不到位。

當你做一個產品,或者用一個產品,自己有沒有被滿足的感覺?你基本上可以憑此判斷,這是個非常好的產品,還是一個勉強的產品。

在你的經驗中,有沒有一些:吹得天花亂墜,也用起來的體驗很勉強的產品?而又有一些,你用起來很爽,每一個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的產品?

焦慮呢?它來自對恐懼的想象。因為是想象,所以無從逃避,所以是一種持續的不安,就會內化為焦慮。理解焦慮很重要。是我們觀察人和做產品,非常重要的點。

愉快和滿足感會支撐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投入精力和時間。而恐懼是另外一種動力。甚至比愉快的動力更為強大,或者說更強勁。

有時候,你看到一個人工作勤奮,完全忽略自己的身體,一切以這件事為核心,徹底忘我。他是因為愉快嗎?很多時候,是因為焦慮。所以,面對一個年輕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沒有愉悅,也沒有焦慮。你基本上可以判斷,他在這件事上,不會有什麼成就。

焦慮是使用產品巨大動力

焦慮是痛點,和使用產品更巨大的動力,所以,或者做一個令人愉快到爆爽的產品,或者做一個可以幫人抵御焦慮的產品。每個人的痛點都是他的焦慮,焦慮是痛點。人們會為了解決焦慮,毫不猶豫地花錢。

所以醫療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場,為什麼?對生存的焦慮。為什麼醫美產品比普通化妝品貴那麼多?對青春流逝的焦慮。我們帶著同理心去理解用戶,發掘用戶的需求,開發出產品來為用戶服務,最後得到回報。

產品很少能一炮而紅。因為,真正的需求,潛藏在人性因素與其他一系列因素的相互關聯之中。這些千奇百怪、不斷變化的因素包括金錢和情感成本、社會規範、基礎設施、產品設計、溝通方式等。所有這些因素通過

一種複雜而無法預測、違背直覺的方式相互作用。只有理解這一切,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的需求。

每一個需求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市場。在外面截的士的時間太不穩定,於是有了能夠提前預約的Uber;同時解決閒置民居和出行暫住的需求,於是有了Airbnb。正因為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這些產品才得以生存壯大。




筆者Inno Man 達人圈子創舉人《職場革命 區塊達人的崛起》作者

經筆者同意轉載自達人圈子網站

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